由于下颌、双唇、舌、软腭、咽喉、食道括约肌或食道功能受损,由此产生的进食困难,表现为食物从口腔输送到胃的过程发生障碍。
吞咽的生理
0 1
口腔准备期
唇、齿、舌、颊将食物磨碎成食团
0 2
口腔期
舌将食物推至咽入口
0 3
咽期
鼻咽关闭,咽提肌收缩,喉入口关闭,食管入口开放
0 4
食管期
食管平滑肌和横纹肌收缩产生蠕动波推动食物入胃
临床表现
1
进食速度慢、吞咽费力、喘鸣、咳嗽、哽噎、食物通过受阻、鼻腔反流等。
2
营养物质摄入不足,水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,从而影响病人的整体康复。
3
误吸、误咽和窒息,甚至引起肺炎等。
诊断标准
1、钡餐透视吞咽造影(金标准)
2、纤维喉镜
3、洼田俊夫饮水试验(简单,易操作,临床.常用)
方法:患者坐位,饮温开水30ml,观察吞咽所需时间和呛咳情况。
训练方法
- 基础训练:包括口腔器官运动训练、冷刺激、呼吸训练和有效咳嗽训练等。
- 电刺激
- 摄食训练
- 导尿管球囊扩张术
导尿管球囊扩张术
球囊扩张术是通过反复机械扩张牵拉环咽肌,促进环咽肌正常开放、关闭,改善感觉输入及缓解异常局部肌张力,重新建立皮质与脑干吞咽中枢之间联系从而改善吞咽功能。
操作方法
1
准备一根14号双腔球囊导尿管,确定进入食道并完全穿过环咽肌下方的长度
2
向导尿管内注水6-9mL,使球囊扩张检查气囊完好无破损
3
用石蜡油润滑后,经鼻插至环咽肌的下方约胸部食管的位置
4
确定气囊通过环咽肌后,将导尿管末端置入水碗内,无气泡逸出可证明导尿管在食管内
5
向球囊内注入温生理盐水(约40℃)5mL,使球囊扩张,操作者轻轻向外提拉导尿管,在阻力.大时稍停留
6
一旦拉出,阻力锐减时,嘱护士立即抽出球囊中的水
7
让患者休息片刻后,重复操作4-5遍,每次增加注水量不超过1mL,整个操作不超过30min
摄食训练的护理
心理护理
吞咽障碍病人多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偏瘫、失语或语言不清等,易出现烦躁、易怒和抑郁情绪,有的拒绝进食。
在进行饮食训练时应针对不同患者的性格特点、文化程度和社会阅历等进行心理疏导。
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思想工作,使病人理解吞咽机理,掌握训练方法,鼓励病人增强康复的信心,积极主动配合训练。
带胃管期间吞咽训练护理
0 1
空吞咽训练
嘱患者作空吞咽口水、小冰块及果冻训练,这有利于患者吞咽模式的恢复。
0 2
饮水训练
患者半卧位或坐位,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方式,分别以冷、温水刺激咽部,促进吞咽功能恢复。注意患者有无呛咳发生及呛咳次数。一旦吞咽障碍功能恢复达3级以上,可进入下一步吞咽康复训练。
0 3
吞流食训练
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,用小汤匙把2~3ml温度适中、适当粘度的米粉糊、蛋白粉糊等流食倒于健侧口颊部,嘱患者用健侧带动患侧把食物送到咽部,慢慢吞下,无呛咳时逐渐增加喂食量。当患者每餐能分次吞下200ml以上的流食,且连续2天无呛咳及腹部不适时,即可拔除胃管。
胃管拔除后饮食护理
1、进食体位
(1)半卧位:如果病人不能坐起,即可取仰卧位将床头摇起,使病人躯干置于30°-60°半卧位,头部前屈,偏瘫侧颈下用小软枕或毛巾垫起,偏瘫侧肩部以软枕垫起,喂食者位于病人健侧。
(2)坐位:只要病情允许,就应鼓励病人坐起进食。进食时,让病人全身放松,头部略向前倾,颈部微微弯曲,躯干立直,患侧手放在桌子上。
2、食物选择
(1)密度均匀
(2)适当黏性而不易松散
(3)易变形,以利于通过口腔和咽部
(4)不易在黏膜上残留
(5)以偏凉食物为宜,因为冷刺激能有效强化吞咽反射。在进食时,可将食物调成糊状,使食物易于形成食团,利于吞咽。
3、进食方法
将食物置于健侧口腔,并将食物送至舌根部,确定食物咽下后再喂第2口,速度宜慢,不可催促患者。进食结束清水漱口,将口腔食物残渣清理干净。餐后30分钟不宜翻身扣背。另外对于咳嗽无力病人,一旦出现误吸,立即给予锁骨上窝手法刺激咳嗽,清除残留在声带、咽部及会厌谷处食物。
4、改变吞咽的方法
(1)侧方吞咽(挤出梨状隐窝里残留的食物)
(2)点头样吞咽(挤出会厌谷里残留的食物)
(3)空吞咽与吞咽食物交替进行。
5、注意事项
创造一个良好的进食环境,减少各种外部环境的干扰;开始训练时时间不宜过长,防止病人急躁和疲劳,以后视情况逐渐延长时间;指导家属掌握吞咽训练的方法、喂食的方法、食物的选择以及并发症的监测等。